Anime黄金时代review

by 骡子 #动漫赏析

前言

我们这一代80后的童年少不了接触日本的动画片,小学初中高中,电视台会时不时播放日本的动画片,一般都是热血的,励志的,欢乐的,丰富了我们童年的时光。我对日本动漫的最早的稍微系统性的接触,或者称之为“素材积累”,应该算是高一的时候(02-03)。那时学校在一个大院子里,外公外婆租了个院子里的房子,照顾我的伙食,每天下午放学后回到屋里,等着开饭的时间段里,我就在搜动画片看,印象很深的当时看了《龙珠》第一部,《数码宝贝》,《四驱兄弟》,《家有贱狗》。这都是90年代非常经典的日本动漫,我很庆幸当时能一集一集都看完,而且还都津津有味(顺便还记住了片头片尾的旋律),也许放到现在我不会有耐心全部都看掉。到了本科(05-09)算是另一个系统性的对日本动漫的了解。当时几乎买了每个月的动感新势力,对新番有了不少了解,从每期的动新CD中积累了不少好的歌曲,对动漫界的歌手,作曲家也有了许多了解,从一些回忆性的歌曲中对以前的老动漫也有了一些拾遗。平时也看了不少动漫,周围的同学也有许多看动漫的,大家一起也增进了对当代日本动漫的了解和兴趣。本科毕业之后由于出国,对新番的了解渐渐变少,当然也恰逢遇到日本动画的爆棚期,要想都了解不知得花多少时间了,反而时不时上网对以前听说过的动漫和歌手增加更全面的历史了解。于是发现自己对21世纪初一段时间的动漫有着独特的兴趣,感觉其有别于之前和之后的动漫发展,所以行文一篇,算是自我总结一下这段日本动漫历史和对自己曾经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个记录。

一. 90年代的动漫

其实如果大家去稍微搜一下那些老又经典的动漫,便会发现(也许不搜也能发现)绝大多数都是由漫画改编而成的。在上世纪末,特别是90年代,属于日本漫画的一个高峰期,一个又一个优秀漫画涌现出来,这与日本漫画的市场化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上述四部动漫就有三部是经典漫画改编,龙珠1985-1995年,四驱兄弟1994-1999年,家有贱狗1992-1999年。再列举一些耳目能详的动漫的漫画前身:柯南1994-,灌篮高手1990-1996, 棋魂1999-2003, 犬夜叉1996-2008, 网球王子1999-2008,浪客剑心1994-1999,游戏王1996-2004。值得一提的是几部当今的最热门漫画也是起源于上世纪末,富奸的全职猎人1998-,好徒弟岸本的火影忍者1999-2014 ,死神bleach2002-,海贼王1997-,值得一提的是富奸的成名作幽游白书1990-1994,当今热门漫画妖精的尾巴(2006-)作者真岛浩的成名作圣石小子也是1999-2005。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新世纪福音战士(1995)其实是漫画动画相对独立,就不算做漫画改变的动画了。和灌篮高手齐名的足球小将和棒球英豪是80年代的(漫画和动画),但也算上世纪末了。 <以上时间特指漫画作品时间,动画则相对晚一些>

不过总体来说,这些漫画和动画,基本上都是老一套路,主人公走练级道路,以画面和故事新奇为卖点,而且都是以诙谐搞笑,热血少年为主,主题差别不大,面对对象还是以青少年为主。这基本上就是上个世纪末动漫的发展状况。当然不乏一些奇行种,比如著名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但总体另类的非常少。

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日本动漫的片头片尾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其实当时日本的流行歌曲界已经比较发达了,有很多优秀的歌手为这些动漫(也包括电视剧电影)演唱了许多动听难忘的歌曲。大部分歌手都是实力派的,节奏明快但又不喧宾夺主的音乐,深沉而又穿透力的歌声,正能量十足的歌词,非常有时代特征。很多歌一听就知道是那个时代的歌曲。记得看过一个动漫歌手唱功评级的一个视频(2010年之后的视频),从F到A到S级,结果评出的四个S级歌手都是上世纪末的歌手,我一个都不认识。。但可想而知当时歌手的实力。(补充:回想了一下发现90年代的日本动漫歌曲以摇滚居多,基本就是背景音乐咚恰咚恰那种,比如ZARD等)

在结束这一节之前,不得不提一位著名的动画大师,那就是宫崎骏。他的动漫电影有着十足的90年代的痕迹。从风之谷到哈尔的移动城堡(不好意思我只看到这,借东西的小人之后我还没来得及看。),虽然有21世纪的作品,但我还是会将他归结到20世纪末的范畴之中。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和平的渴望,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主人公都是孩子),这些十足的正能量,正派正统的动画,就是我心中的90年代动漫的烙印。

最后的最后,提一下宫崎骏作品的另一灵魂人物:久石让。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不少是动漫配乐,所以称之为上世纪末动漫音乐代表应该问题不大,其他牛人我也不大认识。。他的作品我了解不少,也弹过一些,属于有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结合,很好懂,讲述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的感情,比起那些肖邦贝多芬以及一些俄国苏联的钢琴曲更接地气一些,快乐就是快乐,悲伤就是悲伤,感情抒发的很透彻(接地气)但又不失优雅(古典韵味)。这也可以算是对90年代动漫的一种诠释吧。

二. 21世纪初的动漫(00年-05年)

我有幸在21世纪初较为系统的接触和了解日本动漫,在我看来,2000-2010期间是日本动漫的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对比现在高度的商业化,动画制作水平和技术的高超,极大的品种和产量,周边产品和活动的发展,20世纪末的动漫还是差距不小,而在这10年的变化,大部分都能被我见证(只是指时间段,作品的话只能说小部分)。关键在于我系统接触动漫的时期是我的本科时期,正是一个人思想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所以说句煽情的话叫,日本动漫伴我共同成长和成熟。

其实简单的说,这10年日本动漫的高速发展和科技,互联网的革新有着密切关系。原来你出新番大家都不知道,现在大家很容易就知道了;原来画质一般,现在的画面那叫一个炫,想要啥效果都能有;原来动漫就是动漫,现在动漫和声优直接绑定,打造人气声优甚至有时比打造优质动漫更来钱快。这里容我先吐个槽,现在的偶像歌手和声优不少,实力派歌手如果没遇到好的动漫作品也很难火起来,各种看官们也略微有些过于无脑,被商业化的元素牵着鼻子走,导致所谓的巨乳罗丽御姐傲娇无口毒舌卖萌等商业元素充斥,虽然我承认也打造了许多我心中神一样的人物,但也抹杀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不过我这里想谈谈从精神层面上我对这一时期日本动漫的理解。

能发现,从21世纪开始,日本涌现了许多由轻小说改编的动画,说其原因,也许动漫市场已经日趋成熟,大家发现漫画的产出已经够不上动画制作的需求了,而轻小说则给了动漫不少素材,而且也不像漫画那样完全要忠于原作,否则会被漫画党喷爆。另外一方面,有另一批从游戏改编而成的动漫也很受欢迎,这个倒和科技进步关系很大,因为的确在00-10年随着IT技术革命,出来了很多优质游戏,其中不乏有创意和吸引人的剧情(外星人,超能力者,未来人XXX)。总体来说这些动漫的思想层次比上一个10年提高了很多,涉及到很多深刻的哲学性问题。所谓的日本动漫是给成年人看的这一说,其实是从21世纪才开始的。不过在后几年动漫的商业化才显得比较十足,而在少年派和商业化之间的这段时期的作品,却往往让人值得回味,我将之称谓00年-05年的日本动漫文艺时期。(时间划分没有绝对的界线,正负2年误差)

买的第一本动漫相关的杂志是《动漫时代》,04年某期(查不到了。。),送的歌曲还是磁带。其他的记不得了,但印象最深的一个是磁带里的一个OP+ED,另一个是那期的封面。OP是《翼是Pleasure line》(栗林minami),ED是《再见Solitia》(千叶纱子),是圣枪修女(2003)的片头片尾。那期的封面是灰羽联盟(2003)。后来上了本科终于有机会看掉了,都没让我失望。圣枪修女算是我看过的第一个悲剧结尾的动画,其实里面有不少现代商业化的成分(正太少女罗丽御姐恶魔,以及华丽的战斗画面),不过不算过火,两首歌曲是让我印象最深的点,片头的欢快,片尾的凝重,和主题配合的非常好。顺便吐槽一下栗林minami唱的歌都很欢快,人也是长的欢快活泼的样子,但为啥歌所对应的动漫以略微悲剧结尾居多(你所期望的永远,圣枪修女,舞Hime)。。。灰羽联盟的简朴的画面和独特的造型(翅膀)吸引了我,当然更重要的是其音乐(大谷幸),空灵深邃的类似童谣的曲风,让人陷入沉思。另一个让我感觉很相似的曲风来自水星领航员(2005),不过少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温馨。回到灰羽联盟,一开始平静的生活,然后突然空的极具象征意义的离巢让人觉得恐慌,但又是温暖的,然后是落下所经历的羽毛变黑,最后砾的离巢的挣扎,有极强的人生写照意义,属于“暗黑治愈型”(对应的“光明治愈型”恰好就是水星领航员)

从《动漫时代》上获得的另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动画是基诺之旅(2003)。应该是某一期有一个2-3整面的专题文章,分析基诺为社么要旅行。那篇文章吸引了我,当然画风刚好也是我的type。后来在本科下到了动画,一看,然后被震惊了。画面很简单(当然还是比国产的强),故事框架也很简单,但设计极其精妙,深度S+级。故事情节基本就是基诺到各个国家旅行的所见所闻,以讽刺的手法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另一个我印象较深的类似动画是地球防卫少年,也是每集一个故事,反映人性黑暗的一面,但比起基诺之旅还是稍微逊色一点,因为后者是寓言级别的故事)。动画是轻小说改编的,最近看了下轻小说,还是觉得动画做的更好,不过也许是先入为主把。想了想还是觉得属于少儿不宜的范畴,因为里面有太多两难的抉择和现实的无奈,怕少儿看了头脑发热直接崩溃(看地球防卫少年反而好一点,毕竟都是黑暗面,都知道那是不好的不对的),只有成熟一些才能理解,能像基诺一样只作为旁观者,做好自己,默默前进。强烈推荐,引以自省。

探索人存在的意义,挖掘人性,是00-05年许多动画的主题。从商业化角度来说,这种作品一般很难大热,所以很难引人注目,但是它们很适合细细的品味。可以说,能找到它们的人,自然会有能品味这些作品的耐心和胸襟。刚好作为在思想形成期的本科的我,接触到了不少这一时期的日本动漫,有点类似于久旱逢雨露一般,于是发现思考人生其实也是一件趣事。当然这其中充斥着很多负面的思想观点,而且有不少都是悲剧结局,一不小心也许就会被附体上身,不过幸好我的本科四年还算是平静而又快乐的度过的,这些负面思想就当是打疫苗了。

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系列就是在00-05年出现的美少女枪战题材。有被称之为美少女枪战三部曲的NOIR(或者黑街二人组,2001),MADLAX(玛德莱克斯,2004),以及魔女猎人(2007)。我一般会再加上一个Gunslinger Girl(2002)。把非00-05年期间的魔女猎人排掉,剩下的三部作品都是以纯洁的少女和冷酷的枪战作为强烈对比,思考这个社会的残酷的一面。少女们杀死的人都是罪有应得之人,但也会从另一个角度讲述那些罪人自己的故事。冷酷的少女,无情的枪口,残酷的现实,倒是很像基诺之旅,只不过在这里少女们自己也被卷入残酷的社会之中,更显悲情。由于是枪战片,剧情更贴近现实,给人的共鸣也更加强烈,动画中出现的黑帮也有现实中借鉴。这三部动画里的商业元素还不是那么多,更注重体现其主题,所以我非常喜欢。从此出发有许多衍生作品,有些还是美少女,但不纯粹是枪战片了,加入了别的战斗手段,比如那个第三部曲的魔女猎人,里面的罗丽艾莉丝是个超能力者,还有较新的一部迦南(2009),女主用枪,但有很多病毒感染有特殊能力的人;有些是枪战,但把美少女改成大姐头,比如著名的黑礁(2006);还有把枪战改成少女兵器,比如最终兵器彼女(2003),伊里野的天空、UFO之夏(2005)。(刚刚搜到一个爆裂天使,2004,属于较为正统的美少女枪战题材,不过我不太熟悉)

再举一个比较典型的奇幻系动画作品十二国记(2002),是一部很经典的由轻小说改编而成的作品。如果粗略一看剧情基本就是女主人公作为一个日本高中生,突然被拉到异世界,然后在庞大的世界体系中开始冒险加练级,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的。这种题材上世纪末不消太多,例如幽游白书(1992),魔神英雄传(1988),光能使者(1989),等等等。只不过作为新世纪初的代表作之一,再加上轻小说出身一贯的文艺型,使得十二国记发展成一个讲政治,讲责任,讲使命的动画,思想深度直线上升,当然也不乏00-05年所特有的黑暗性(轻微的,非全盘)。里面经典语录也很多,都是鸡汤型,不知比早些的同类题材高到哪里去了。碰巧发现上世纪末经典动画秀逗魔导士(1995),居然也是轻小说改编,但动画的文艺型令人堪忧啊。。所以时代的烙印还是很明显的。

在结束话题前想再提到两部这一类的动画,一个是狼雨(2003),一个是妖精的旋律(2004)。狼雨可以拿来和圣枪修女做为一类,奇幻类,有对人生的思索,美型的主人公,以及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圣枪修女倒只是男女主挂了,狼雨是全世界崩溃了,厉害很多),集数也差不多。这部作品其实是一部尽力制作的动画,作者信本敬子动画漫画同时抓,两者几乎同时问世,所以可以某种意义上认为是原创动画。不过从知名度来说比圣枪修女感觉还是逊色一点,也许商业化角度的元素差了一点(美型男s vs 活力女+正太+罗莉)。狼雨的一个超级亮点是其音乐:菅野洋子和坂本真绫,一首ED Gravity听的我如痴如醉,两首插曲(Tell me what the rain know和cloud 9)也非常出众,不是我和片头有仇,实在是我太fan坂本真绫了。妖精的旋律,血腥的罗丽动画,本科时班上好多同学都看过,也许只为好奇吧。讲述了变异人少女在普通人生活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冲突,剧情倒是不少美国大片都有过类似的,在动漫界名气很大的一方面是由于第一次把象征纯洁的少女和血腥的屠杀放到一起,形成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那首圣歌般的主题曲《Lilium》。不管怎么说,也算是第一个类似主题的动画了。

虽然00-05年许多动漫作品和思考人生有关,说的好像油盐不进,但其实也有不少成功的商业片,不过它们还是带着很强的时代特色的,和上个世纪的经典动漫还是有些不同。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高达Seed系列(Seed 2002, Seed Destiny 2004)和钢之炼金术师(2003)。高达Seed和高达Seed Destiny是两部非常成功的商业大片,各50集,后者为前者续集。华丽的声优阵容,在当时最优质和细腻的画面,以及强大的片头片尾,使得此作品大获成功。虽然讲的是基因改良的新人类和人类的战斗,但其实故事情节和现实还是很贴近的,所以给人很强的共鸣感。和同时期的商业片相比,高达Seed和Destiny在情节上设计的非常细腻,环环相扣,故事的铺垫和发展都衔接的很好,多个人物角色的个性也很丰满,在当时堪称完美之作。后来搜了下评价发现Destiny似乎被不少人诟病,主要和主角真飞鸟有关,当时看的时候我对之也有所看法,还曾经一度对其声优铃村健一和心中女神坂本真绫的结合有些失望。不过其实后来想想这种后来颓废的主角也不多见,这也算是“第一个”了,而且客观来说铃村健一的声优表现其实挺不错的,很符合真飞鸟的背景,况且铃村其实也是受害者之一(铃村健一声优史的一个低谷就是在这个真飞鸟上。。),于是还是祝福铃村和坂本的。作品特色之一就是对战争的思考,对战争两边势力都有着充分的描写,另一特色我认为就是片头片尾,特别是Destiny的8首OPED和其中4首插曲(我独独对第四个OP wings of words没啥感觉。。不好意思),基本都是当时当红歌手或组合。

如果说高达Seed系列是偶像剧,则钢之炼金术师就是一部屌丝剧了。兄弟俩为了找回在人体炼成时失去的自己的身体,踏上炼金术探索之旅途,最后通过一系列故事发现,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一切都遵循等价原则,以及生命和灵魂的宝贵。其实说是商业片,主要还是因为很长的集数(50),有一些典型的商业化的设定(主角的吐槽),华丽的战斗画面,以及引人入胜的世界观设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确实商业上挺成功的。。此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其世界观设计(当然得归功于漫画作者了),和其他的奇幻作品不太一样,钢炼对炼金术的诠释,对技能的物理上的解释和限制(等价交换)都相对科学一点,以及引入了一些圣经的概念来强化观众的认同感。另外从这些设定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同等代价”,也比较符合社会的大主题。当然,对人生的思考那是必须的,带有宗教意义的思考生命的意义,也是其经久不衰的利器。顺便提一下作为无美型但又很成功的商业作品,算是日本动漫界少有的纯靠情节赚钱的了吧。再顺便提一下其中一位声优因此作迈向今后大红大紫的第一步,不知看官们在当时谁能想得到,反正我是没想到。她就是钉宫理惠。

这两部动画属于赚钱顺带思考人生,算是对00-05时期动漫的一脉相承吧。当然纯粹卖钱的动漫也有。比如这部全金属狂潮(2002,2003,2005),还有卖肉片一骑当先(2003),都算当时比较火的动漫吧,基本就是看着乐呵,男看官的看肉,女看官看感情或基情。它们当然不是这个时代首创,比如上个世纪末的天地无用(1992),机动战舰(1996),都差不多。我其实都没怎么看过,所以不细聊了。

其实回想一下,在21世纪前并不是没有思考人生的动画作品,只不过在21世纪之后黑暗系的多了不少。正如古典文学作品中最让人觉得深刻的往往都是悲剧,只有到失去的那一刻,才会真正去珍惜。在动画篇的最后提一个带有魔幻色彩和宗教气息的作品系列,那就是CLAMP。虽然这是个漫画组合,但不少作品也都改编成动画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佳作无数,其主题往往和事物,人的关联性有关(专业词汇:羁绊,ji1ban4),很有佛教中轮回的意味。总之,引用CLAMP只是想说明在90年代漫画的黄金时期人生思考就已经有了,只不过00-05年更升华一些而已。

三. 后00-05年时期动漫作品

在经历了00-05的深沉期之后,日本动画迎来了其全面商业化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的风格,感觉基本什么节操都不要了,只要能赚钱,啥都敢画。其实我对近几年的动画已经不甚了解,但仅从动画的名字就可见一斑:“中二病也想谈恋爱(2012)”, “俺妹哪有这么可爱(2010)”, “就算是哥哥,有爱就没问题了,对吧(2012)”,这些都已经是最有名的了。在wiki上搜日本动画列表时还看到很多极坑的名字,比如“最近,妹妹的样子有点怪?(2014)”,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2014)”等,看官们是否看了名字就想去瞧瞧?

不过在其完全放开胆子和胃口之前的一些过渡性作品,或者说新潮流的开创作,其实还是有一定深意的。接下来我有意赏析一下在05年之后几年的一些经典的作品,他们在保持着00-05年的思想层面的基础之上对新的艺术形式和元素(如今都发展成了商业化元素)的探索,他们对于动画产业甚至整个动画的思想潮流起到了非常大的推进作用。另外和00-05年乃至上个世纪的动画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就是反叛的鲁鲁修(2006),之所以将此作列为首位是因为他是正统系列的动画。这部动画算是对高达Seed两部曲风格很好的传承,机甲作战,同样的美型,然后也涉及到两派的斗争以及各数一派但又曾是好朋友的主角。和高达Seed相比,反叛的鲁路修有不少改进,情节和人物做的更为细腻和真实,对主人公鲁鲁修和朱雀从普通人成长为关键角色的描写,对两人各自感情的刻画,各种戏剧化的巧合将两位昔日挚友一步步推向彻底的决裂,以及对特殊能力Gease的不完善的修正,让观众们能真实的体会主人公的感受。此作也有不错的思想深度,从一个学生又兼黑暗骑士团领袖的身上反映出对斗争矛盾的思想,对领导下的成员的相处反映出作为领袖的难处,从一些所谓的机缘巧合或者意外导致剧情的重大变化,也反映出现实的残酷,到底怎么残酷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大结局也很让人回味,不知有多少人想过为啥鲁鲁修让朱雀刺杀自己,自己甘当替罪羊,想想为啥朝鲜货币改革失败后要处死财务部长,当然现实中三胖不太可能要财务部长处死自己。。不过也得提到此作所加入的商业化元素:腹黑,女王,公主,保护妹妹。另外此作的高智商作战也是一大卖点,虽然还是存在不少不合理性,但和同类作品相比已经高出很多了,上一个我能记得的高智商点的估计也就柯南了。。最后此作是一名著名声优的成名作,他就是福山润。

在后05年期间有一部极其经典,影响极深的开创之作,也是被我深深膜拜的一步作品:凉宫春日的忧郁(2006)。其实很难定义此作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动画,有点像偶像派,有鲜明的主人公,片尾和其中的经典插曲;有许多无厘头的元素,超能力者外星人未来人,有些毫无逻辑的情节;另外情节跳跃性极大,摆明了就是让你看不懂。此作就像电影中的周星驰系列,让人毫无头绪,但又让人有所悟。给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第一集,整集完全不知道在讲啥,没有任何解释,上来就是几个角色开始一些粗糙的动画情节,讲的在旁白下朝比奈去杂货店打工,然后长门作为巫女出场和朝比奈各种决斗,结果最后朝比奈和保护她的古泉走到了一起,我还以为这部动画就这个旁白加半幻灯片的风格,而且半天没找到哪个是凉宫春日,知道最后出现的苦瓜脸的阿虚和臂套“超监督”袖标的凉宫春日极其帅气的转身,我终于懂了,原来前面所有的都是凉宫拍的微电影。。结尾的预告报集数也很有趣,每次都是凉宫先报然后阿虚马上“qikayi!下一话,第XX话。。”虽然阿虚报的集数表面上是对的,但由于凉宫的忧郁是打乱顺序播放的,其实凉宫所报的才是逻辑上正确的集数。具体关于此作的细节解读和赏析我就不细作了,一般人(非超能力外星人未来人)他悟不出来:)凉宫春日的忧郁的五位主人公声优都以此作为事业转折点,成为偶像极加实力派的一流声优(歌手),除了朝比奈的声优(现在偶像极声优都得看脸的,所以悲剧啊)。阿虚的声优杉田智和由此奠定其第一吐槽王的地位,古泉的声优小野大辅其诙谐而又稳重的表现在接下来的黑执事(2006)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长门的声优茅原实里在歌手道路上出色的发展,大家都有目共睹。让我万份惋惜的是主人公团长凉宫春日的声优平野绫的仕途较为平庸,也许只有凉宫春日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单纯世界才适合她吧。凉宫春日的忧郁所衍生的凉宫春日的激奏也是少有的单步动画就能推出的主题演唱会(也许还有别的,但我所知道的只有魔法先生这个庞大的30+人后宫团开过。。),而演唱会最大的亮点非团长大人明亮的歌喉莫属了,这对于我这个极看重动画音乐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bonus。【补充:在其之后似乎演唱会较多了,Macross F(2008)和比如k-on(2009),但再早些的主题演唱会确实很少。】

需要另起一段来探讨凉宫春日的忧郁对日本动漫的影响。和中国电影相类比的话凉宫春日的忧郁就是星爷的大话西游了。天马星空的叙事方法,无厘头的语录,鲜活的恶搞,而且都让人看不懂。。大话西游当年曾经是烂作,票房惨淡,因为没人看得懂,多年后被人重新挖出来才发现是神作。可以说大话西游是一部超时代的作品,这里我想说,凉宫春日的忧郁虽然没有那么多映射社会的点,但有许多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探索。不过倒不至于像大话西游那么惨,在06-07年已经风靡日本和中国了。另外凉宫春日的忧郁开创了动漫“吐槽”的先河,虽然之后有很多吐槽作品,但再次作中阿虚向大家诠释了什么是吐槽的标准姿势:嘴如机关枪,面部一本正经,其实神似星爷在其电影中的表现。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当今社会,吐槽已成为人们消遣和释放压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从时代上讲大话西游超时代10年,而凉宫春日的忧郁则是新一时代的开始。其衍生作品有著名的Lucky*star(2007),进一步将吐槽和下限推向极致(不过是非成人向的下限,这点很重要)。再见绝望先生(2007),吐槽加影射社会,以及在逻辑上走向疯狂的极致(或者说就是毫无逻辑)。物语系列(2009+),也算是凉宫精神的一种传承,恶搞的设定,和未知神怪的战斗(凉宫春日的忧郁中的资讯统合思念体的具现化版?)。值得一提的是长门有希这一角色也是动漫史上有名的无口少女,虽然不能说是首创(一般认为是凌波丽),但也是使之风靡的一个历史点,比如上述三部衍生作品都有无口少女的存在。总之,凉宫春日的忧郁为恶搞动画立下了一面旗帜。

在这个恋爱盛行的时代,不能不提到一个动画系列,那就是Key社三部曲,air(2005),kanon(2006)和clannad(2007)。说明一下首先这三部动画都是gal game改编,游戏的时间排序则是kanon,air,clannad,而且其实2002年kanon就已经被动画化了,但因为饱受批评,06年被再次重制。另外之所以三部放一起,是因为它们都出自京都动画,导演和编剧也都一样。还有其实同类作品同时期也有不少,但这三部名气最大而已。它们的特色在于是催泪系的,和其他gal game相比正能量多不少,思想性高一些,受众也比较广泛,另外音乐的制作也非常精良,虽然其他恋爱向动画也有不少好的歌曲,但总是没有三部曲的那么流传。在这同期或者之后涌现了不少较为正能量的恋爱向动画比如草莓100%(2005),shuffle(2005),To heart2(2005),初恋限定(2009)。负能量的居然也有,比如你所期望的永远(2003),以及臭名昭著的School Days(2007)。这些作品中已经涵盖了四大恶人的三个了。。

在05-10年,恋爱+冒险系动画开始走红(之前两者一般没被融合在一起),钉宫热便是其代表,其最早的一步为05年的灼眼的夏娜,也是我唯一看过的钉宫四萌的作品。日本动漫早期萝莉一般只能排到2号顺位,女一号一般都有大姐头的潜质(全金属狂潮,秀逗魔导师等),然后渐渐出现像魔法少女奈叶,舞hime这样的少女一号位,但真正的罗莉当家还是从钉宫理惠开始的,她为其添加了傲娇这一元素,开发出本世纪最流行的女性性格,可以说钉宫理惠是傲娇一词的代言。看看本章节初列出的那些无节操番作名字,基本可以判定都是傲娇罗丽当道。其实最早的傲娇萝莉应该是蔷薇少女(2004)中的翠星石,只不过并非女一号,而且没有塑造出像钉宫这种偶像级声优的存在,不过已经足够红遍大江南北了,曾荣获06年萌战优胜。傲娇的盛行,也反映了男性的某种劣根性:得来的太容易反而没意思,直接扑我绝对不鸟,欲拒还迎才是人间真情。。不过现实中的钉宫理惠反而比较接近钢之炼金术士中的弟弟的性格,人很nice,略有害羞,难道傲娇是被逼出来的女生天性?

总结一下后05时期的动画,那就是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思想深度,然后对一些新的商业元素的探索,以及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另外可以看出,动画的主题已经开始向塑造偶像转移,这有点像美国大片,不朽的主角,才是卖座赚钱的法宝。之后涌现出一批偶像级声优和偶像级歌手,以及各种商业化的歌手演出和声优见面会,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不过这是社会和时代的车轮,无法阻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那就是好猫。

后记

90年代的动漫让人快乐,00-05年的动漫让人沉思,而05后的动漫让人疯狂。如果把沉思换成另一个等价词,“迷茫”,这是否就概括了我们80后这代人的成长史呢?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迷茫依旧,所以我还是最喜欢第二阶段的作品,现在也在找时间慢慢补完。依我看,人要能过的很复杂,但也要能过的很简单,在随着这个时代疯狂一把之余,如果能够静下来沉淀一下,才不至于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从这个角度看,00-05年的动画,缺少了那些商业化的元素,反而让人看的更通彻。最后引用我个人最喜爱的基诺之旅的一句话来概括00-05年动漫的精髓:

The world is not beautiful. Therefore it is.

(原文写于201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