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其实就有机会来以色列。不过当时,叙利亚的局势不断恶化,出于种种考虑最后还是选择去了德国。两年后,在自己比较困难的时期,再次收到这边伸出的橄榄枝。我感觉自己是该来看看了。毕竟,周游世界也是自己的毕生所愿之一。以色列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与上帝角力者。传说以撒的次子雅各力大无穷,与天使摔跤获胜后,被上帝赐名为以色列,即作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始祖。我挺喜欢这个名字,因为未来几年自己也要与命运角力。在这里先祝自己好运。
晚上七点,飞机准时到达本古里安机场。下了飞机,我就急匆匆的往baggage claim奔去。因为,宿管午夜下班。如果不能在午夜前赶到学校,自己很可能就要露宿街头了。没走几步,就被一位穿着制服的女生拦住,说是要安全检查,估计是看我身上大包小包的行李很多吧。好在没问几个问题就放行了。拿到行李,出了机场大厅,准备打车去耶路撒冷。然后发现,左转是接近300谢(当地货币谢克尔,和欧元4:1)的出租车。而且司机很喜欢坑外国人。机场工作人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只说价格你们自己商量。我就被要过400谢,幸好自己做过功课,直接pass。右转是接近70谢的共享出租车,十个位子,人满就发车。瞬间给人一种,左转是XX,右转是XX的赶脚。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觉是当地文化的一个特点,而打车这么一件小事也可以算是当地生活的一个缩影。
没过多久,人就齐了。我左侧坐的是一对来自日本的情侣。我们三个也是车上唯一的亚洲人。开车的是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爷爷。车一上高速,我就把安全带系上了。因为老爷爷车开得是异常彪悍,左突右冲,速度非常快,技术也很棒。这种开车风格,让我不仅好奇他以前是开什么的。过了约莫一小时,已经能看清城市边缘的点点灯光。像是满天繁星撒在了高低起伏的丘陵上。在高速的出站口,有荷枪实弹的士兵一丝不苟的做着检查。进城后,大家陆续都下车了。司机大爷看起来人不错。有乘客问路时,他会说打车到XXX最多XX谢,不可能再多了,千万别被司机骗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个上车却被排到了最后一个下车。我一个人无聊,就开始打听起老城区的信。中间很自然地谈到了哭墙还有m区,老人对于m区不对外开放非常不屑,一再强调当今社会大家需要的是开放和自由而不是封闭。途中经过alb聚居区时,老人用手给我指点着,情绪慢慢变得有些激动,到最后开始小声得呢喃着什么。我听了很久,才听懂了那个词,让我震惊不已。原来有些东西不是时间轻易能抹去的。
进了宿舍区,就被震天动地的音乐声给惊到了,这还是我想象中那个安静祥和的耶路撒冷嘛……路上能看到,很多人三五成群的在向一个小广场走去,而广场上则有很多人载歌载舞。不过,我此时完全没心情去欣赏这突如其来的露天party,还是找宿管要紧。由于我行李太多,走起来很吃力。路上很多学生见状主动过来帮忙,倒是让我的好感度提升了不少。宿管是一个正在学习汉语的犹太人小哥,还去过北京。当然,最令我震惊的还是他竟然用微信。最后,我们用汉语聊了几句,互加了微信。进了公寓,收到了两个室友的热烈欢迎。不过,我窃以为他们更关心的是我的房间。据室友说,我的房间是三个屋子中,唯一有防弹钢板的。一进房间,室友就迫不及待得去尝试窗户内侧的防弹护罩。结果乐极生悲,护罩一拉上,就再也拉不开了……稍微收拾了下行李,就去楼下体验了下露天party。因为音乐声太大,想早点休息也不现实……小广场一侧有个小酒吧提供酒水。在酒精的作用下,感觉大家慢慢都放开了,跳得不亦乐乎。学生还是以中东面孔为主,像我这样的倒是成了稀有动物。
以上算是在以色列第一晚的经历吧。这个周末又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比如和犹太人还有阿拉伯人一起踢球。等后面有时间再慢慢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