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三):切尔诺贝利

by supernova #谈天说地

本来打算随便写几句放朋友圈上的。但后来多说了几句,就还是贴这吧。

最近被某度各种刷屏,让我想起了好像是马克思的那句『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一味追逐财富资本的人,不拿锁链拴好肯定是会咬人的。不过,今天自己打算谈点别的。上周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30周年。看了名为『抢救切尔诺贝利』的纪录片,让人触目惊心,久久不能平静。

记忆最深的,是里面处理核电厂屋顶核污染物的一处情节。由于辐射太强,人类很难靠近。抢险委员会一开始只得派出机器人尝试清理。但没过多久,机器人在强辐射环境下开始失控,到处乱撞。万般无奈下,委员会只能派人硬顶上去了。执行任务的人们戏称自己为生物机器人。由于辐射爆表,即使穿上厚厚的防辐射服,人们也只能在污染物附近停留不到一分钟(按照专家的推算)。所以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靠人海战术来完成清理工作。每次上一组,三到四人,工作不到一分钟,马上换别的组。然后,如此循环,成百上千人不断轮班倒。可即便每人每次只工作不到一分钟,很多人从房顶下来还是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出现口鼻流血。但凡有坚持不住的人就会被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别的情节不想多说了,大家可以自行观影。整个抢救过程,考虑到有二次爆炸的危险(据当时的核专家估算会更加严重,甚至可能会给整个欧洲带来核冬天),耗费了180亿卢布(当时卢布美元大约1:1),动用了至少50万人。而之后可能又有数万人因此丧生(至今没有官方统计数字)。

整个纪录片让我目睹了一场人间惨剧,见证了一群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也认识到了国际社会和政府当时试图对民众撒下的『弥天大谎』。

影片中有一点很值得玩味。当被核辐射污染的云团飘到法国时,法国政府当时拒绝承认核辐射对当地人民造成的危害。不知道,这是不是和法国政府大力推广核能有关。前几日和办公室的日本同事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他说,福岛核泄漏后,日本政府和核电集团一直努力说服民众核电厂是安全的,并不遗余力地推广核能。同事说,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这让他非常担忧。

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方圆数十公里内,核辐射依然严峻,电厂周边更是依旧辐射爆表。切尔诺贝利附近,人类至今无法居住,好像倒是成了不少变异动物的乐园。这种废土状态不清楚还要持续多久,30年还是300年抑或是3000年,影片中没有具体给出答复。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估算下。当年抢险时加盖的封顶,设计工作年限只有20多年,不知道现在是否已加盖新的防护罩。

关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网上有很多讨论。本人不是做核技术专业的,不会妄加评论。我也无意于充当科学的绊脚石。不过,对于大力推广核能,发展核电站的人们,我觉得一个躲不开的问题是,如果类似切尔诺贝利的事件发生,你的应急方案是什么?无论你如何强调你设计的核电站如何安全,在“意外”面前什么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不事先准备好应急预案,我们就对不起那些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不明不白死去的人们。很多受害者可能在被折磨地痛不欲生的弥留之际,才知道有这么一个看不见的敌人--核辐射。

历史的教训不应轻易被人们所忘却。